近日,海门区路长办变化多重身份实现道路安全颜值双升级,各种“奇招”齐出,攻略道路安全关卡,提升公路附属穿搭水平,迎来华丽变身。
化身“安全卫士”,抓早抓小防微杜渐。区路长办对农村公路设施安全隐患实行动态管理,以提升路况质量为目标,以整理路肩、修补坑槽为主要内容,积极开展日常性养护,坚持每月对辖区内管养公路病害进行调查核实,不断改善路面通行质量,抢抓晴好天气,积极采用沥青超级冷补料等新型材料对路面进行修复。截至8月底,全区已修复路面坑塘720平方米,填补塌方缺口45立方米,清理桥梁伸缩缝40座,清理桥梁台阶68座,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通行质量。
组建“排雷小分队”,做实做细跟踪观测。路口如虎口,道路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路口,整治隐患路口是治理交通安全隐患的关键。针对交通路口视距障碍问题,区路长办组织开展重点路口清障专项行动,对“四类视线障碍”疑难问题借助“路长制”平台推进,联合住建局、绿化公司多部门共治力量,实现提前“排雷”,共计处理了178个标识标牌遮挡,26处三角视距遮挡,后期进行跟踪观测,确保公路安全畅通。
当好“清道夫”,全面清除沿线杂物。以交通“四沿”垃圾清理专项为令,区路长办结合公路管养实际,对辖区公路环境开展“地毯式”排查、“清单式”整治,重点针对非法占用公路留地、非法占用公路堆积杂物等状况进行清理。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累计清除非法占地公路用地和杂物堆积131处,清除道路边坡种植29处,桥梁锥坡垃圾清运39处,全区路域环境得到显著提升。
下一步,海门区路长办将继续加大检查力度,加强道路监管,为农村公路增色、去污,不断蝶变。